老式麻條石壘砌的矮墻、灰褐色泛著白霜的火磚、銹跡斑駁的“退役”機床、具有時代印記的防空洞,這里的一切都讓人仿佛置身于上世紀那段艱苦奮斗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潮中……

其實這里并不是某個景點,而是2022年樂至縣老舊小區(qū)改造項目的“五一記憶廣場”。該小區(qū)的改造不光遵循了老舊小區(qū)改造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提升和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的原則,更是見證樂至工業(yè)從無到有,老一輩樂至人白手起家、艱苦奮斗的崢嶸歲月。廣場在去年12月完工后,不僅滿足了周邊居民的休閑需求,也成為了樂至的新晉“網(wǎng)紅打卡地”。
“我是在網(wǎng)上了解到的,就過來看看,來了之后感覺像是穿越回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市民蔣沁眙表示,五一廠是樂至機械鑄造的一個符號,新建的這個廣場能把時代的記憶留存下來,非常有意義,也非常值得我們樂至年輕人來看一看。
樂至縣2022年老舊小區(qū)改造于當年6月入場啟動實施,涉及西街周邊、川鄂中路周邊等143棟房屋基礎改造,主要改造內容為私建圍墻拆除、雨污分流管道以及口袋小廣場、停車位建設等。

走進小區(qū)內南塔街道西街50號的人民新村小區(qū),花團錦簇的小廣場、嶄新的健身器材、有序停放的車輛、閑適散心的居民......很難想象這是一個近30年的老小區(qū)。該小區(qū)由于當年建房條件有限加之居住時間較久,配套設施落后、空間布局雜亂、雨污內澇嚴重等問題日益影響著小區(qū)內280余戶居民的生活……作為2022年首個實施改造的小區(qū),歷經半年多的“蛻變”,現(xiàn)在變得好不好?這里的居民最有發(fā)言權。
“我們在這兒住了20多年了,完全沒想到我們院兒可以變得這么漂亮。”在這里居住了25年的“原住民”江開鳳大姐興奮地向記者介紹著,“小區(qū)現(xiàn)在改造的好,環(huán)境變美了,歇涼的地方有了,又有花園還有健身器,我們現(xiàn)在上午下午都在這里耍,還沒有花一分錢,政府真的是為我們辦了件大實事。”
據(jù)悉,2022年樂至老舊小區(qū)改造項目已全部完工,其中道路黑化13665平方米,地面硬化24143平方米,綠化面積12500平方米;新增停車位279個,健身器材17套;新建口袋小廣場和小公園2117 平方米,雨水管道 7265 米,污水管道 12867米。縣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樂至縣涉及改造六十隊宿舍、東街陣地等16個小區(qū),將在6月底前全面開工建設,擬投資2.05億元,將惠及4339戶,10848人。
(樂至融媒記者 文/圖 付楊)